中国饮食文化由来已久,从有巢氏茹毛饮血,到燧人氏教民熟食,到伏羲氏首创烹饪、结网而罟、豢养而饲,到神农氏发掘草蔬,到皇帝兴灶做炊,到后稷教民稼墙,尧制石饼创面食,到彭祖饮食养生,到伊尹精研美食、首倡调和鼎鼐、本味为魂,再到袁枚的综合且系统的烹饪论述,以及宫廷满汉全席等等。各朝各代的封建君主便是当时的文化继承者,社会名流、文人学士也在其中赋予了饮食文化以诗歌、辞令、散曲、典故等文化底蕴,可以说是浑然天成,具天下之文化于一身,这也是我国成为烹饪王国的重要原因。
中国烹调早已有论述,老子《道德经》第六十章: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”《新唐书·后妃传上·韦皇后》:“光禄少卿杨均善烹调。”宋·陆游《种菜》诗:“菜把青青问药苗,豉香盐白自烹调。”明·冯梦龙 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十七回:“御庖将野味烹调以进,襄王颁赐群臣,欢饮而散。”《孽海花》第三三回:“﹝郑姑姑﹞招集了她的心腹女门徒,有替她裁缝的,有替她烹调的,有替她奔走的。”冰心《张嫂》:“老太太自己烹调,饭菜十分可口。”
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深谙中西饮食文化的饕客大家,他在《建国方略》中说到:“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,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,则辨味不精;辨味不精,则烹调之术不妙。中国烹调之妙,亦足表文明进化之深也。”
中国饮食之所以:“尚滋味、好辛香;一菜一格、百菜百味 ”;就在于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深化之后的烹调哲学。以烹之火候为关键、以调之中庸为灵魂、追求本味为极致。
当今饮食烹调时,食客老饕们都想了解烹调时食物发生了什么变化。而这些就必须熟悉看不见的小分子世界,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。这种想法或许会令人恐惧,因为化学元素有上百种,元素结合成的分子更多,当中还有几种不同的作用力规范它们的行为。但如果你要了解为什么一道美食会如此的可口、鲜香、靓丽、并有滋有味有口感有嚼劲,还真得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索。就这些现象以简驭繁来说,食物大多只由四种分子组成,即水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,但就几种简单的原则来解释或描述它们都是以偏概全,不能一窥全貌的。比如:它们的热分子是怎样运动的?它们是在何种力度的能量碰撞下破坏分子结构的?它们是怎样被融合的?它们是怎样被撕裂和纠缠在一起从而形成美味佳肴的?如此等等……
中国饮食文化之烹调,一半是烹,一半是调。烹调起源于火的利用,调起源于盐的利用。调味是烹饪的永恒的话题。烹饪所有的环节,最终都是服务于和服从于调味的。
中国烹饪最为讲究的是“调和鼎鼐、善均五味”。在《吕氏春秋·孝行览》的伊尹·本味篇中:“凡味之本,水最为始。五味三材,九沸九变,火为之纪。时疾时徐,灭腥去臊除膻,必以其胜,无失其理。调和之事,必以甘、酸、苦、辛、咸。先后多少,其齐甚微,皆有自起。鼎中之变,精妙微纤,口弗能言……”。唐·段成式在《酉阳杂俎》里也说到:“物无不堪食,唯在火候,善均五味”。清·袁枚在《随园食单》里也说到:“熟物之法,唯在火候”。
当然,人们早就知道食物风味除了味觉、嗅觉的结合以外,还受质地、温度、和外观的影响。在品尝食物时,实际上是视觉、嗅觉、听觉、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感受。人对食物的味觉与气味密切相关,因而有了风味一说。食物的风味是触感、温感、味感、嗅感这四种感觉的综合表达。其中,触感属于物理范畴,它是指由于环境对人体物理性刺激所引起的感觉,包括温度感觉,在舌头和牙齿上的机械接触感觉,有时甚至还包括听觉等。而味感和嗅感属化学范畴,它是指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对人的口腔和鼻腔刺激所引起的感觉。涉及某种食物的风味时,至关重要的是味感和嗅感这两种感觉,其次涉及触感和温感。另外,风味有着强烈的个人、地区、民族等方面的差异,与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状况、生活方式、文化修养,甚至经济地位、意识形态等都有关系。不同地区、民族的饮食习惯不同,在很大程度上风味有不同。故烹调工艺流程与技法的重要性就会得到彰显。
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味为先,味以鲜为魂,并以香为范”。简而言之,把多种不同的呈味物质混合在一起的过程即是调味。而人们运用各种调味料和调味手段,在菜肴制作中影响或改变食材混合后并使味道达到最佳口感,形成各种不同味道和风味的工艺即是烹调的过程。“菜之美在于味,味之美在于调”。故调味是决定菜肴口味质量的关键,而获得美味是烹调的终极目的。
“调和鼎鼐”就是中国烹调最好的论述,烹,重在火候。需要掌握用火时间长短、用火火力大小、食材质地老嫩与形状大小,三者相加才能准确施以烹之火候。调,必须善均五味,并突出本味。这里需要的是中庸之道,过犹不及。并且要讲究一个“和”字,“和”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“魂”,也是中国做人的“魂”,更是中国烹调的“魂”,毕竟“五味调和百味香”嘛。
“悟道火候,调和五味”才能彰显中国烹调艺术之精妙。最为精彩又堪称神来之笔的是孙中山先生:“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,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,则辨味不精;辨味不精,则烹调之术不妙。中国烹调之妙,亦足表文明进化之深”的论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