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一”作为全年龄段人群的旅游消费节点,也是家庭出游高峰,沉浸式、养生式的反特种兵旅游是很多家庭的首选。众多的出游产品平均时长在5天以上,9月28日、29日、30日是出行高峰。从供给侧看,小而美的小众目的地正在崛起。从电视剧《狂飙》带火江门,到淄博烧烤、许昌胖东来,三四线城市成为今年旅游黑马,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,今年“十一”期间,小众目的地的势头还将延续。一些想避开高峰,避免“人从众”的游客,开始考虑风景秀美、旅游资源丰富、费用不高的冷门目的地。(9月19日 《江海晚报》)
“热门更热”和“冷门不冷”,是国庆黄金周旅游的两大趋势,而最值得一说的则是“冷门不冷”。携程搜索热度数据显示,截至9月12日,“月亮之都”宜春、“广西小新疆”百色、“小三峡”巫山、“世界佤乡”临沧、“世界茶源、中国咖啡之都”普洱等小而美的目的地,成为躲避“人从众”的游客的首选。
黄金周是出游的高峰期,往年一到这个时候,热门景区都成为了人们旅游的首选目的地。而今年的不同则是,虽然热门景区依然热,可是冷门景区并不冷。“冷门不冷”的变化,着实是一大亮点。
说到底,旅游是为了“看风景”的,不是为了“看人头”的。由于热门景区人头攒动,旅游舒适度难免降低,但在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的旅游心理推动之下,热门景区里人挤人、人挨人,去一些热门景区旅游成为了“看人头的旅程”。越来越多人意识到,与其“热门景区看人头”,不如“冷门景区看风景”。到冷门景区旅游,能够躲避“人从众”的尴尬,让旅游回归本位属性。“冷门不冷”的现象,说明人们的理智旅游心态更加成熟了。
“冷门不冷”的现象,对于旅游事业来说,还是一次不错的机遇期。面对“冷门不冷”的现象,一些冷门景区城市需要抓住这个机遇,大力将冷门景区推到人们面前。有关部门不妨制定“冷门景区名单”,将一些风景秀丽、内涵丰富、不为人知的冷门景点进行梳理发布,让更多热爱旅游的人认识这些冷门景区,了解这些冷门景区,让冷门景区走出“藏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尴尬境地,只要推广好了,冷门景区也能成为经典景区。
值得关注的是,如今一些冷门景区也已经开始学着营销了。例如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,就有不少推介冷门景区的短视频,不断形成“新的热点”,激发了人们前往冷门景区的热情。这种借助现代载体推广冷门景区的做法,值得借鉴推广。激发游客出游的触点越来越小,一段视频、一顿美食、一场音乐节、一场赛事,都可能促成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,这也是冷门景区出位的机遇期。因此,冷门景区地方政府要善于把握机遇,从不同方面提升游客的旅游感受,让冷门景区成为游客“来了不想走”“走了还想来”的地方。
从“热门景区看人头”到“冷门景区看风景”,说明人们的理智旅游心态在回归,消费者旅游观念在改变。“冷门不冷”,让黄金周旅游更有特色。